导读:

合同人死亡合同可能是有效的,若纯属财产性质的合同,如买卖、租赁,一方死亡不影响合同效力。人身依附性合同,如服务合同,则自然终止。但《民法典》规定,房屋租赁合同中,承租人死亡,共同居住人或经营者可继续租赁。

一、

合同人死亡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人死亡后,合同可能还有效,取决于合同的性质,具体规定如下:

  1.对于纯属财产性质的合同,例如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当一方当事人死亡时,该合同的效力并不受影响。这类合同的核心在于财产权益的转移或使用权的让渡,并不依赖于特定个人的存续。

  2.对于具有人身依附性的合同,如服务合同,一旦一方当事人死亡,合同效力将自然终止,因为这类合同往往涉及到个人技能、时间或特定身份的提供,无法由已故的一方继续履行。

  3.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二条规定:“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限内死亡的,与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或者共同经营人可以按照原租赁合同租赁该房屋。”

  这一规定说明了在特定情况下(如房屋租赁),合同效力可能会因法律特别规定而得以延续。

二、

哪些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文庄律师网提醒,可撤销合同在撤销之前是有效的,但存在特定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这些情形包括:

  1.重大误解。

  (1)当基于重大误解而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行为人有权请求撤销。

  (2)如果一方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的关键条款存在误解,且这种误解对合同的订立产生了实质性影响,那么该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2.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这包括了对弱势方的保护,防止其因不公平条件而遭受损失。

  3.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欺诈行为通常涉及虚假陈述或隐瞒重要事实,导致对方做出错误判断。

  4.胁迫。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胁迫行为可能涉及对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或名誉的威胁。

合同人死亡合同是否有效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