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对方存在欺骗签订的合同,法律上通常无效,前提是合同被撤销。受欺诈方可请求撤销,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则不具备法律效力,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
对方存在欺骗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对方存在欺骗而签订的合同,在法律上通常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件是合同已经被撤销。
1.这意味着,如果一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另一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那么受欺诈的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
2.换句话说,当存在欺骗行为时,签订的合同并非基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不具备法律所认可的有效性。
3.《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了这一点,即“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
欺诈签订的合同如何处理?
文庄律师网提醒,对于欺诈签订的合同,受欺诈方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予以撤销。具体来说,受欺诈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请求撤销该合同。
1.一旦合同被撤销,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即合同自始无效。此外,如果欺诈行为涉嫌犯罪,如合同诈骗罪,受欺诈方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欺诈方的刑事责任。
2.在处理欺诈签订的合同时,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通信记录、证人证言等,以便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证明欺诈事实的存在。
三、
签订合同不履行算诈骗吗?
签订合同但不履行并不直接等同于诈骗。
1.一般来说,签订合同后不履行合同义务属于违约行为,违约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如果签订合同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且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签订合同,进而不履行合同以逃避债务或占有他人财物,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诈骗。
3.但需要注意的是,是否构成诈骗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手段、行为后果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面临此类问题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