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判缓刑拿到判决书通常二十四小时内放人,一旦法院作出缓刑判决,考验期即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完成手续后,被告人便能离开法庭恢复自由。实际操作中,因有10日上诉抗诉期,法院常会将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
一、
判缓刑拿到判决书什么时候放人
判缓刑拿到判决书,24小时内放人,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一旦法院作出缓刑判决,自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考验期。
1.从判决作出的那一刻起,被告人即被视为开始接受考验,而并非立即执行实刑,判决一旦宣布,被告人在完成相关手续后,便能立即离开法庭,恢复自由身。
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刑事判决存在10日的上诉抗诉期,法院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在判决作出时即将被告人的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以确保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
判缓刑的具体条件是什么
判缓刑并非随意而为,而是需要严格遵循法律的规定。
1.根据现行《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则可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即使不完全符合上述四个条件,也应当优先考虑适用缓刑,这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
3.值得注意的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被明确排除在缓刑适用对象之外。
三、
缓刑期间有哪些限制规定
缓刑虽然给予了犯罪分子一定的自由,但并非毫无限制。
1.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遵守一系列的限制规定。这些规定包括但不限于: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
(2)不得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3)如果被判处附加刑,如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附加刑仍须执行。
2.根据犯罪情况,法院还可以在宣告缓刑的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考验期限内从事某些特定活动或接触特定人群。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这些限制规定的设立,旨在确保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行为表现,避免再次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