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工地意外伤害责任划分情况是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协议赔偿不成,可依法追责。构成工伤的要件包括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职工有人身损害事实等。

一、

工地意外伤害责任如何划分

  工地意外伤害责任划分,用人单位都要承担工伤赔偿责任。这一原则被称为无过错责任原则。

  1.具体来说,一旦事故被认定为工伤,责任主体便是企业。而赔偿主体则可能包括企业和工伤保险机构。在进行责任划分时,首先要确定事故是否构成工伤。

  2.构成工伤的要件包括:

  (1)职工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2)职工有人身损害事实;

  (3)损害是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发生的;

  (4)事故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5)且事故不是由职工自身故意引起的。

  3.《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还规定,如果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二、

工地劳务分包工伤谁担责

  文庄律师网提醒,在工地劳务分包的情况下,如果工人受伤,用工单位需要承担责任。这是基于用工单位可能存在的违法转包或发包行为。

  1.如果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或者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而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将被视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2.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在承担赔偿责任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后,有权向相关组织、单位和个人追偿。

工地意外伤害责任如何划分  第1张

三、

职工事故伤害如何认定工伤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如何认定工伤是一个关键问题。

  1.根据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将被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以及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等情形都属于工伤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