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工资拖欠30天的时间就可以申请仲裁。具体取决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发放日,若超约定日期未发,或自然月结束后30天仍未结算,即算拖欠。劳动者从拖欠日起,就可备材料申请劳动仲裁。

一、

工资拖欠多长时间才可以仲裁

  工资拖欠一般在30天时间以上可以仲裁。

  1.主要取决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发放日期。一旦超过了这个约定的日期,而公司仍未发放工资,便可以视为未及时发放工资。

  2.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即构成了拖欠工资。此时,劳动者便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值得注意的是,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拖欠多久的工资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因此,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之日起,劳动者便可以着手准备相关材料,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二、

拖欠工资仲裁的时效期限

  文庄律师网提醒,关于拖欠工资的劳动仲裁时效期限,原则上为1年。这个时效期限从当事人知晓或者应当知晓其权利受到侵害的日期开始计算。

  1.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劳动者可能因为害怕失去工作而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即使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为了保护这部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在法律时效期限方面做了一些特殊的规定。

  2.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仍然存在,且因为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而引发的争议,那么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限便不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1款规定的仲裁时间期限的限制。

  但是,一旦双方的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便需要在劳动关系终止后的1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工资拖欠多长时间才可以仲裁  第1张

三、

工资拖欠如何申请仲裁

  1.劳动者需要收集并整理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等,以证明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

  2.劳动者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并附上相关的证据材料。在申请书中,劳动者需要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诉求和理由,以及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具体情况和证据。

  3.劳动者需要等待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受理和裁决。

  在整个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积极配合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工作,以便尽快解决工资拖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