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肇事逃逸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逃逸者需担民事责任,难定责则全担;逃避行为受制裁,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
肇事逃逸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面对肇事逃逸的情境,逃逸者将承担多重法律后果:
1.从民事赔偿责任的角度看,逃逸者需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结果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若因逃逸导致事故责任无法认定,逃逸一方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这是对其逃避责任行为的直接法律制裁。
2.在行政责任方面,肇事逃逸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逃逸者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3.若逃逸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逃逸者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刑事责任。
(1)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逃逸方若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并导致一人以上重伤的,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若因逃逸致人死亡,则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二、
肇事逃逸的民事及行政责任?
文庄律师网提醒,肇事逃逸不仅涉及刑事责任,还包含民事及行政责任。
1.在民事责任方面,逃逸者需全额承担因事故造成的损害赔偿,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用、车辆修理费用等。
2.在行政责任层面,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肇事逃逸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对逃逸者处以罚款,并可并处拘留。
三、
肇事逃逸后刑事责任如何判定?
肇事逃逸后的刑事责任判定主要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1.若逃逸方在事故中负主要或全部责任,并导致一人以上重伤的,将构成交通肇事罪。此时,逃逸行为将作为加重情节予以考虑,逃逸方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2.若逃逸行为进一步导致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则逃逸方的刑事责任将更加严重,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3.在刑事责任判定的过程中,法院还会综合考虑逃逸者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危害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