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小额诉讼标的额指基层法院审理的,标的额为上年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0%以下的民事案金额。它是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关键,影响案件管辖、费用等要素。

一、

小额诉讼标的额是什么意思

  小额诉讼标的额,在民事诉讼中特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的,符合一定条件且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简单民事案件所涉及的金额。

  1.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明确了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即案件金额需达到法定的小额标准,以便快速、高效地解决小额纠纷。

  2.诉讼标的额不仅是衡量案件是否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关键指标,也是确定案件管辖、诉讼费用等诉讼要素的重要依据。

二、

小额诉讼标的额的法律规定

  关于小额诉讼标的额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

  该条款明确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的简单民事案件,若标的额符合特定条件(即不超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则实行一审终审制度。

小额诉讼标的额是什么意思  第1张

三、

小额诉讼标的额如何确定

  文庄律师网提醒,小额诉讼标的额的确定,首先需依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对于小额诉讼程序标的额上限的规定。

  1.具体而言,应参照案件受理时所在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水平,并乘以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得出该地区的小额诉讼标的额上限。

  2.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会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金额,与上述标准进行对比,以确定案件是否属于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

  3.还需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额诉讼标的额的上限也会根据统计数据的更新而相应调整,以保持其适应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