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员工入职填写虚假信息有可能是可以解雇的,视规章制度及影响程度。若虚假信息关联岗位能力或公司核心利益,且制度明确处罚,则雇主可解雇。
一、
员工入职填写虚假信息可以解雇吗
员工入职填写虚假信息具备可以解雇的可能性,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1.这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是否明确规定了提供虚假信息作为解雇的依据,需考虑虚假信息是否直接关联到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或公司的核心利益。
2.若员工在应聘时签署的登记表中有明确提示,提供虚假信息将受到处罚,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解除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在发现虚假信息后,有权根据规定采取相应的解雇措施。
二、
虚假信息入职解雇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1.若员工在入职时提供了虚假信息,且这些信息对于其岗位的胜任能力或公司的核心利益具有实质性影响,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欺诈,从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2.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三、
虚假信息入职何种情况可解雇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关于虚假信息入职何种情况可解雇,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1.需看虚假信息的性质及其对岗位的影响程度。
(1)提供虚假的执业技能证书、身份证、学历证等可能对任职岗位造成直接影响的,通常会被视为严重情况,用人单位可据此解雇员工。
(2)对于是否已婚、是否已育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除非这些信息对岗位有实质性影响,否则一般不应作为解雇的依据。
2.需考虑员工的岗位及工作能力。
(1)对于核心或重点岗位,不诚实行为是零容忍的,一旦发现虚假信息,用人单位通常会立即采取解雇措施。
(2)对于基层岗位,若情节不严重且员工工作能力尚可,用人单位可能会给予警告或较轻的处罚,并留心观察后续表现。
3.还需考虑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若企业文化强调诚信,那么任何不诚信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打击,包括入职时提供虚假信息。
因此,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提供虚假信息的员工很可能面临解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