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欺骗工人干活不给钱的性质属于劳动争议,不直接等同诈骗。需判断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及工人是否因此陷入错误认识。此类行为或涉劳动报酬争议,非直接犯罪。

一、

欺骗工人干活不给钱是什么性质

  欺骗工人干活不给钱是劳动争议的性质,其性质上并不直接等同于诈骗。

  1.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定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并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此错误认识处分财物。

  2.在欺骗工人干活的情境中,虽然存在欺骗行为,但如果没有明确的非法占有目的,或者工人并未因此陷入错误认识并处分自己的劳动所得,那么就不构成诈骗罪。

  3.此类行为更多可能涉及的是劳动报酬的争议或纠纷,而非直接的犯罪行为。

二、

欺骗工人干活不给钱的法律后果

  对于欺骗工人干活不给钱的行为,虽然不直接构成诈骗罪,但仍有其相应的法律后果。

  1.工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讨自己的劳动报酬,包括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2.如果用人单位或雇主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工人的合法权益,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民事赔偿责任。

  3.如果用人单位或雇主的行为构成其他犯罪行为,如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等,还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欺骗工人干活不给钱是什么性质  第1张

三、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1.犯罪客体不同,诈骗罪主要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而敲诈勒索罪则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可能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

  2.犯罪的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侧重于“骗”,即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则强调“敲”,即实施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

  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也不同,诈骗罪中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中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

  4.两者的立案标准和刑期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立案数额和最高刑期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