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法律规定招摇撞骗的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构成招摇撞骗罪,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则处更重刑罚。

一、

法律规定招摇撞骗的法律依据是如何的

  法律规定招摇撞骗的法律依据是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构成了招摇撞骗罪。

  1.该法条明确规定了招摇撞骗的刑罚幅度,即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行为人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则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这一法律依据为打击招摇撞骗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刑罚标准。

二、

招摇撞骗与诈骗的共性

  文庄律师网提醒,招摇撞骗与诈骗在行为手段上存在共性,即两者都采用了欺诈或欺骗的非法手段对当事人实施侵犯。

  1.从实质上说,这两种行为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2.两者在目的上也存在共性,即都是为了获取财产利益。

  3.需要注意的是,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谋取非法利益,这里的非法利益不仅限于物质利益,也包括各种非物质利益;而诈骗罪则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法律规定招摇撞骗的法律依据是如何的  第1张

三、

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

  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行为人通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以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是此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他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此外,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以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论处。

  3.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这种故意,则不能构成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