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儿媳妇有协助赡养公婆的义务,但没有直接的赡养公婆法律义务。赡养主要是子女的责任。但在实际生活中,儿媳妇可能会给予帮助,这基于道德和家庭责任。若丧偶儿媳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一、
儿媳妇有协助赡养公婆的义务吗
儿媳妇是有协助赡养公婆的义务的,但并没有直接的赡养公婆的义务。
1.赡养,主要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生活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支持。
2.这是子女作为法定赡养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儿媳妇作为子女的配偶,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其必须承担赡养公婆的义务。
3.在实际生活中,儿媳妇往往会在经济上、生活上给予公婆一定的帮助和照料,这更多是基于道德和家庭责任,而非法律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那么在公婆去世后,她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二、
儿媳拒绝赡养公婆是否违法?
文庄律师网提醒,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儿媳拒绝赡养公婆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1.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儿媳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儿媳的配偶(即儿子)才是法定的赡养人,负有赡养公婆的法律责任。
2.儿媳虽然可以在生活中给予公婆帮助和照料,但这并非法律强制要求的。当然,如果儿媳自愿承担赡养责任,那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3.如果儿媳与公婆之间存在其他法律关系或约定,可能会影响到儿媳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选择,但这并不改变儿媳在法律上没有赡养公婆义务的基本事实。
三、
儿媳赡养公婆的法律规定?
实际上,我国法律并没有直接规定儿媳有赡养公婆的义务。但是,《民法典》中提到了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1.这里的“协助”义务并非等同于“赡养”义务。协助义务意味着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儿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和支持丈夫履行对公婆的赡养责任。
2.这种协助义务并不是强制性的,儿媳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来决定是否提供协助。
3.如果赡养人(即儿子)同其配偶(即儿媳)解除婚姻关系,或者赡养人死亡,那么儿媳一方协助赡养的义务也就自动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