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未成年校园暴力判决,如果是轻微伤不构成犯罪,轻伤可提起诉讼,重伤由检察院公诉。16岁以上故意伤害负刑事责任,未满16岁但涉及严重暴力也需担责。法律会考虑年龄因素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

未成年校园暴力怎么判

  未成年校园暴力的判决依据主要在于受害者的伤害程度及犯罪者的年龄。

  1.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若造成轻微伤,则不构成犯罪。

  2.若造成轻伤,可由被害人或检察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3.重伤以上的情况,则需由检察院提起公诉。

  (1)对于未成年人,若其年龄已满16周岁并故意造成他人伤害,应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2)若未满16周岁但涉及严重暴力行为如故意杀人、重伤等,同样需承担刑事责任。

  4.未成年人在犯罪时,法律会考虑其年龄因素,通常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

未成年犯罪负刑责的年龄

  文庄律师网提醒,未成年犯罪负刑责的年龄界限,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规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当未成年人达到这一年龄后,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对于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若其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犯罪行为,也需承担刑事责任。

  3.这一规定旨在警示有暴力倾向的在校学生,提醒他们在达到一定年龄后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教化的双重目的。

未成年校园暴力怎么判  第1张

三、

未成年校园暴力的常见行为

  未成年校园暴力的常见行为多种多样,但主要集中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方面。其中,几种常见的人身权利犯罪行为包括:

  1.故意杀人罪,即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2.过失致人死亡罪,即行为人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3.故意伤害罪,即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也对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

  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