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领养孩子,收养人需年满三十周岁以上,此规定确保收养人具备成熟度和稳定性,承担抚养责任。《民法典》明确此为收养人法定条件之一。
一、
领养孩子要多少周岁以上
领养孩子时,收养人应满足的年龄条件是年满三十周岁以上,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收养人具备足够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以承担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八条的规定,年满三十周岁是收养人必须满足的法定条件之一,与其他如无子女或只有一名子女、有抚养能力等条件共同构成了收养人的资格要求。
二、
无配偶者领养孩子的条件
文庄律师网提醒,对于无配偶者来说,领养孩子除了需满足一般收养人的条件外,还特别规定了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的年龄差异。
1.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二条的规定,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因年龄差距过小可能产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确保收养关系的健康与稳定。
2.无配偶者在领养孩子时还需注意遵守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如征得被收养人同意(如果被收养人已满八周岁)等。
三、
收养关系如何解除
收养关系的解除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收养关系的解除可以通过协议或诉讼两种方式进行。
1.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一般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若养子女已年满八周岁,则应当征得其本人同意。
2.若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或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的行为,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3.若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成年养子女与养父母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情形,同样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4.解除收养关系后,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但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仍应承担一定的赡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