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试用期没签合同被辞退,劳动者仍有权获工资。工资按实际上班天数计算。违法解雇,可要求赔偿金。试用期工资支付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一、
试用期没签合同被辞退发工资吗
在试用期阶段,即便未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时劳动者仍然有权获得工资。
1.这是因为,根据劳动法的原则,劳动者提供了劳动服务,便有权获得相应的报酬。
2.试用期没签合同,并不能成为雇主拒绝支付工资的理由。具体工资数额,应根据劳动者实际上班的天数进行计算。
3.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试用期内解雇员工不符合法定条件,如劳动者并未违反录用条件等,那么这种解雇行为将被视为违法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雇的赔偿金。
二、
试用期工资支付法律依据是什么
文庄律师网提醒,试用期工资支付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水平不得低于两个标准:
1.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2.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两个标准中,应取较高者作为试用期工资的支付标准。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在试用期阶段以低薪剥削劳动者。
三、
试用期被违法解雇如何维权
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违法解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维权:
1.收集证据:劳动者应收集与解雇相关的所有证据,包括解雇通知、工作表现记录、同事或领导的证言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证明解雇行为的违法性。
2.协商解决:在收集到足够证据后,劳动者可以尝试与雇主进行协商,要求恢复工作岗位或支付违法解雇的赔偿金。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和解,将是一种快速且成本较低的解决方式。
3.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交相关证据并阐述自己的诉求。仲裁委员会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决。
4.提起诉讼: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或仲裁机构不予受理,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需要继续提交证据并接受法庭的审理。法院将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