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合同诈骗受害者间纠纷,处理方法是协商、调解或诉。建议明确纠纷源,如合同履行争议等,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确保损失合理分担。
一、
合同诈骗受害者之间纠纷怎么处理
面对合同诈骗受害者之间的纠纷,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受害者之间虽同为受害者,这类纠纷往往源于合同履行的争议、损失分担不均等问题,处理此类纠纷,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协商解决:受害者之间应首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就损失分担、责任划分等问题达成一致。这有助于减少诉讼成本,维护双方关系。
2.调解介入:若协商不成,可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帮助,如消费者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调解机构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平原则,协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3.法律途径:若调解仍无法解决问题,受害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这包括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损失。
在此过程中,受害者应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如合同文本、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二、
合同诈骗的定罪与量刑
文庄律师网提醒,合同诈骗的定罪与量刑主要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即构成诈骗罪。对于合同诈骗案件,其定罪量刑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诈骗数额:诈骗数额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根据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即视为数额较大,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其他情节:除诈骗数额外,诈骗手段、危害后果、退赃退赔等情节也是量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例如,使用特别恶劣的手段进行诈骗、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受到更重的处罚。
3.量刑起点与基准刑:根据诈骗数额及其他情节,在相应的量刑起点内确定基准刑。随后,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增减刑罚量,最终确定宣告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