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破坏事故现场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等相关罪行。干扰事故调查,可能导致关键证据丢失或篡改。根据相关法律,如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或毁灭证据,当事人将承担事故全责,并可能触犯交通肇事罪等相关罪名。

一、

破坏事故现场是什么罪行

  破坏事故现场的行为,在法律上被视为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它直接干扰了事故调查的正常进行,可能导致关键证据的丢失或篡改。

  1.当事故发生后,当事人若故意改变事故现场的原始状态,损毁或伪造现场证据,使其失去原有的证据效力,则构成了对事故调查程序的破坏。

  2.根据相关法律条文,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这种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行为,将直接导致当事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3.若此行为构成犯罪要件,还可能触犯《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罪或其他相关罪名的规定。

二、

破坏事故现场的法律后果?

  文庄律师网提醒,破坏事故现场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

  1.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当事人需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这意味着,在民事赔偿方面,破坏现场者需全额赔偿因事故造成的所有损失。

  2.在刑事责任上,若事故导致严重后果,如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且破坏现场行为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一部分,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甚至更重的刑罚。

  3.破坏事故现场还可能受到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驾驶证等。

  总之,破坏事故现场的行为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也会给行为人自身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破坏事故现场是什么罪行  第1张

三、

破坏事故现场定罪的依据?

  破坏事故现场定罪的依据主要来源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及具体案件中的事实证据。

  1.《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二款为定罪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即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行为将被推定承担全部责任。

  2.在刑事定罪方面,《刑法》中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若破坏现场行为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之一,如导致严重后果且行为人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等,则可能触犯该罪名并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3.具体案件中的事实证据也是定罪的重要依据,包括现场勘查记录、证人证言、监控录像等,这些证据将用于证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破坏现场的行为以及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