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销售不合格产品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当销售产品不符《产品质量法》要求时,即构成此行为,可能涉及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等多种情形,损害消费者权益并扰乱市场秩序。

一、

销售不合格产品属于什么行为

  销售不合格产品属于违法行为,具体规定如下:

  1.当销售者出售的产品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时,即构成销售不合格产品。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2.销售不合格产品可能包括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多种情形。

二、

不合格产品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不合格产品的法律定义是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产品。这些要求具体包括:

  1.产品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若存在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则应当符合该标准;

  2.产品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3.产品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销售不合格产品属于什么行为  第1张

三、

销售不合格产品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

  1.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3.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4.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这些规定旨在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