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的区别在于前者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直接触犯国家法定义务;后者则可能违反民事法律或约定义务。处理方式上,行政违法受行政处罚,民事违法则需承担民事责任。
一、
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有什么区别
行政违法与民事违法在法律体系中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
1.两者所违反的规范本质不同,行政违法违反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立的行政法律义务,而民事违法则针对的是民事法律法规,或甚至包括当事人之间自行约定的义务。
2.在违法表现上,行政违法直接触犯国家的直接法定义务,而民事违法行为的范围更广,可能源于法定义务的违反,也可能源于约定义务的违背。
3.违法结果的处理方式不同,行政违法会导致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民事违法则使违法者需向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
二、
行政违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文庄律师网提醒,行政违法的具体表现多样,其核心在于行政主体或行政相对人未按行政法律法规规定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1.对于行政主体而言,这意味着必须严格按照行政法律法规的条款执行职务,任何偏离均可能构成违法。
2.对于行政相对人,在遵守行政法律法规规定的同时,也需注意避免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同时应理解并尊重“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即在法律未明确禁止的范围内行事,并不构成违法。
3.税务违法行为是行政违法的一种具体表现,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一旦构成偷税、逃避追缴税款、抗税行为或其他违反税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即视为税务违法行为,并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这体现了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即具备客观上的违法行为和主观上的行政责任能力。
三、
民事违法的行为构成有哪些
民事违法行为的构成主要包含两大要素:
1.侵犯了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2.行为本身具有违法性,即违反了民事法律的规定。这一违法行为可进一步细分为违反合同行为和侵权行为两大类。
(1)违反合同行为指的是合同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
(2)侵权行为则是指合同关系之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