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不能直接抗诉,但有权请求检察院抗诉。检察院若认为判决有误,可向同级法院提出抗诉。注意,人民检察院起着核心作用,负责审查、提出及支持或撤回抗诉。
一、
刑事案件原告可以抗诉吗
在刑事案件中,原告通常是指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在公诉案件中并不直接称为“原告”,但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在不服一审判决时,确实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表达其抗诉意愿。
1.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不能直接提起抗诉,但他们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2.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审查被害人的请求后,若认为一审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因此,刑事案件中,原告(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虽不能直接抗诉,但可通过人民检察院间接实现抗诉目的。
二、
刑事案件抗诉的流程是什么?
文庄律师网提醒,刑事案件抗诉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请求。
2.人民检察院对请求进行审查,若认为确有错误,则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通过原审人民法院转交上一级人民法院。
3.上级人民检察院对抗诉进行复核,若认为抗诉正确则支持,不当则撤回并通知下级检察院。
4.人民法院在收到抗诉书后,根据案件情况分别处理,如不属于本院管辖则退回人民检察院等。
在整个流程中,人民检察院起着核心作用,负责审查、提出及支持或撤回抗诉。
三、
刑事案件抗诉的期限是多久?
刑事案件抗诉的期限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1.一般来说,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抗诉,其期限主要受到法律规定的上诉、抗诉期限的限制。
2.在我国,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3.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4.刑事案件的抗诉期限通常为十天,即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这一期限是保障诉讼效率与公正的重要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