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虽受限制但并非不能经营。然而,这会影响企业信誉,导致合作困难,业务受阻。因此,企业需迅速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以恢复正常经营。

一、

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还能经营吗

  1.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在解除异常状态之前,其经营活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响,但并不完全禁止其继续经营。

  2.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会对其信誉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合作伙伴、客户或金融机构对其产生不信任,进而影响其业务发展和融资能力。

  因此,企业应尽快查明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以恢复正常的经营状态。

二、

企业如何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文庄律师网提醒,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具体步骤取决于导致异常的具体原因。一般来说,企业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操作:

  1.补报年度报告:对于未按规定报送年度报告的企业,应在补报未报年份的年度报告并公示后,再向工商部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2.履行信息公示义务:对于未按规定履行即时信息公示义务的企业,应先履行其信息公示义务,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经营状态等,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再向工商部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3.更正公示信息:如果企业公示的信息存在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况,应及时更正其公示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再向工商部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4.处理失联问题:对于失联的企业,应依法办理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变更登记,或者提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可以重新取得联系,以证明企业仍在正常经营中,从而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还能经营吗  第1张

三、

企业对列入异常名录有异议怎处理

  如果企业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异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出书面申请:企业可以自公示之日起3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如果企业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在行政复议或诉讼过程中,企业应积极提供证据和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和诉求。通过以上措施,企业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而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