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合同解除了能起诉。若合同基于双方协议解除,且未排除起诉权或履行中产生争议,可起诉。若因一方违约导致解除,守约方有权起诉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
一、
合同解除了能不能起诉
合同解除后,当事人是否还能起诉,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1.若合同解除系基于双方协议,且协议中未明确排除起诉的权利,或事后因履行解除协议产生争议,当事人仍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2.特别是当解除协议中对违约责任有争议且协商不成时,起诉成为解决争议的一种途径。
3.若合同解除并非基于双方协议,而是由于一方违约导致,守约方同样有权依据法律规定起诉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
二、
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如何确定
文庄律师网提醒,合同解除后违约责任的确定,应遵循合同法的规定及双方当事人的约定。
1.若合同因一方违约而解除,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具体责任形式及金额,需根据合同条款、违约性质、损失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
2.若合同系双方协议解除,且协议中对违约责任有明确约定,则应按照协议约定执行。
3.若协议中未明确约定,则双方当事人应自行协商确定,协商不成时可诉诸法律解决。
4.因不可抗力等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解除的,双方均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三、
合同终止与无效合同的区分
合同终止与无效合同在法律上具有显著区别。
1.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因履行完毕、双方协商一致、法定或约定解除条件成就等原因而结束其效力。
此时,合同权利义务归于消灭,但不影响合同终止前双方已履行的部分及违约责任的承担。
2.无效合同,则是指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等法定情形,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是恢复原状、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且不存在违约责任的问题。
因此,在区分合同终止与无效合同时,应关注合同效力状态、终止原因及法律后果等方面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