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执行异议驳回主要因案外人异议不符法定条件,即非直接当事人、未主张执行标权利或逾期提出。异议无充分理由、证据或不符程序,法院将驳回,继续执行原判决。
一、
在什么情况下执行异议驳回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异议的驳回主要发生在案外人提出的异议不符合法定条件时,具体如下:
1.当案外人并非执行案件的直接当事人,而仅是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且其提出的异议未能满足法律规定的三个基本条件时。
2.主体不适格(非案外人)、未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或未在执行程序结束前提出,执行异议将被驳回。
3.如果案外人的异议没有充分的理由或证据支持,或者其异议不符合执行异议的法定程序要求,执行法院将不会采纳其异议,而是继续执行原判决或裁定。
二、
哪些情况下执行异议会被驳回
文庄律师网提醒,执行异议被驳回的情况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当异议的提出主体并非案外人,而是执行申请人或被申请执行人时,其异议将因主体不适格而被驳回。
2.如果案外人虽然提出了异议,但并未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而是仅仅对执行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这样的异议也不符合执行异议的实质要求,将被驳回。
3.如果案外人未在执行程序结束前提出异议,而是在执行程序结束后才提出,那么其异议将被视为新的争议,应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而非执行异议程序,因此也将被驳回。
三、
执行异议被驳回后如何处理
当执行异议被驳回后,案外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如果案外人认为驳回理由不成立,或者有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其异议的合理性,其可以依法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请求重新审查其异议。
2.如果案外人认为执行依据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其还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寻求救济。
3.如果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其也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通过诉讼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在执行异议被驳回后,案外人应当积极寻求法律帮助,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救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