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离婚之后,孩子的监护人依然是父母。这一规定源自《民法典》,明确指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不因离婚而解除,双方均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
一、
离婚之后孩子的监护人是谁
离婚之后,孩子的监护人是父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无论孩子跟随哪一方生活,父母双方仍然都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需要共同承担起对孩子的监护职责。
二、
何种情形可撤销父母监护资格
文庄律师网提醒,在特定情形下,父母的监护资格是可以被撤销的。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如虐待、遗弃等;
2.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3.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这些行为的严重性足以威胁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因此法律赋予了相关部门撤销父母监护资格的权利,以保障孩子的安全和福祉。
三、
监护权和抚养权有何区别
监护权和抚养权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1.监护权重于抚养权。
(1)监护权是法定权,即法律赋予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保护和管理被监护人事务的权利。
(2)而抚养权则更多地是通过协商或裁判来确定的,它涉及到孩子日常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照顾和抚养。
2.从法理上讲,监护权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而抚养权则更多地被视为一种义务,但它也是一种与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
3.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养权,但有抚养权的人一定有监护权。这意味着,即使父母中的一方没有直接抚养孩子,他或她仍然拥有对孩子的监护权,需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