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被辞退公司拒绝赔偿的,员工先确认权益受损,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赔偿。仲裁不满可诉诸法院。在仲裁过程中,员工应充分阐述自己的诉求和理由,并积极配合仲裁委员会的调查取证工作。
一、
被辞退公司拒绝赔偿怎么办
面对被辞退后公司拒绝赔偿的情况,员工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
1.员工应明确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了侵害,比如公司是否未按照劳动合同或相关法规支付经济补偿金。
2.一旦确认权益受损,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解决这一劳动争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赔偿。
3.如果仲裁裁决结果仍不能满足员工的合理诉求,员工还可以进一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
未签劳动合同被辞退如何维权
文庄律师网提醒,对于未签劳动合同而被辞退的员工来说,同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
1.员工应收集并保留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工资条、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有助于证明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确实存在劳动关系。
2.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以及因辞退而产生的经济补偿金等。
3.在仲裁过程中,员工应充分阐述自己的诉求和理由,并积极配合仲裁委员会的调查取证工作。
三、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有何风险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将面临多方面的风险。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如果公司超过一年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将被视为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未签劳动合同还可能引发其他劳动争议和法律风险,如员工主张加班费、社会保险待遇等。
因此,公司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