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谣言造谣者处罚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情节较轻,尚未构成犯罪,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罚款;情节更轻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或罚款。
一、
谣言造谣者怎么处罚
针对谣言造谣者的处罚,需根据造谣传谣的具体情形而定:
1.若造谣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造成恶劣影响,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编造并故意传播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刑罚。
2.若情节较轻,尚未构成犯罪,则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者,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
造谣传谣的认定标准
文庄律师网提醒,造谣传谣的认定需满足以下标准:
1.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所传播的信息完全是虚构的,而非客观存在的事实;
2.需有散布这些捏造事实的行为,无论是通过言语还是文字形式,只要在社会公开扩散即可;
3.诽谤行为必须针对特定的人进行,即使不指名道姓,但内容应能明确指向被害人;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如多次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或恶劣影响等,才能构成犯罪。
三、
造谣传谣的具体情形
造谣传谣的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故意扰乱公共秩序;
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以此方式扰乱公共秩序;
3.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行为,同样构成对公共秩序的扰乱。
这些情形均属于造谣传谣的范畴,其严重程度将直接影响法律责任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