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判刑的人不能保释。保释是专为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设置的强制措施,防止其逃避法律程序。个体被判刑后,其犯罪行为已被法院认定,不再适用取保候审,因此无法保释。
一、
判刑的人可以保释出来吗
判刑的人是不可以办理保释的。
1.保释,在法律术语中称为取保候审,是专为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设置的一种强制措施,旨在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2.一旦个体被判刑,即表明其犯罪行为已经被法院认定并作出了相应的刑罚判决,此时便不再适用取保候审这一强制措施。
因此,对于已经判刑的人来说,不存在保释出来的可能性。
二、
哪些情况下不能假释
文庄律师网提醒,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下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1.累犯:无论所犯罪行及刑期如何,对累犯均拒绝假释。
2.特定暴力性犯罪: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3.贪污、受贿特定情形:对于犯贪污罪、受贿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死缓同时决定终身监禁的犯罪分子,在其依法被减为无期徒刑后,不得减刑、假释。
4.刑期限制: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假释的实施还需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后裁定是否予以假释。这些规定确保了假释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