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法院执行中发现诈骗罪线索,公安机关应接受报案并进行立案审查,但并不自动立案。需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才会立案。
一、
法院执行中发现有诈骗罪公安报案立案吗
在法院执行过程中,若发现存在诈骗罪的线索,公安机关应当接受报案并进行立案审查。但需要注意的是,仅仅因为法院执行中发现了诈骗嫌疑,并不自动导致公安机关立案。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6条的规定,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接到报案后,需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才会立案。
2.法院执行中发现的诈骗线索,通常会由法院移交给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在接到移交的材料后,会依法进行审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3.如果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立案,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立案,并向报案人出具立案通知单。
二、
法院执行中发现诈骗如何报案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当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诈骗行为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报案:
1.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受害人或法院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公安机关会依法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
2.通过法院移交: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诈骗线索后,可以将相关材料移交给公安机关处理。公安机关在接到移交的材料后,会依法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决定是否立案。
无论通过哪种途径报案,都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以证明诈骗事实的存在。这些证据材料可以包括合同、交易记录、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
三、
公安对诈骗报案的立案标准
1.公安机关对诈骗报案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到诈骗报案后,会进行以下审查:
(1)审查报案人提供的证据材料是否真实、充分,是否能够证明诈骗事实的存在;
(2)审查诈骗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即是否满足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3)审查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是否达到立案的法律条件。
2.如果公安机关认为报案人提供的证据材料真实、充分,诈骗行为构成犯罪,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会依法立案,并进行进一步的侦查工作。
3.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会向报案人说明不立案的原因,并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