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强制执行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申请人可申请撤销,前提是转移行为发生在强制执行立案前;若发生在立案后,可要求执行局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情节严重者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一、
强制执行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怎么办
强制执行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处理是:
1.若该行为发生在侵权行为发生后但强制执行立案前,且此转移足以影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申请人有权申请撤销其转移行为,以维护自身权益。
2.而若转移财产的行为发生在强制执行立案之后,则性质更为严重。此时,申请人可要求执行局依法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因为被执行人私自转移财产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
执行期间公司破产如何处理
1.在执行过程中,若公司宣布破产,执行程序应当立即中止。
2.公司将进入破产程序,依法成立清算组,对公司的财产及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算。
3.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清算组需在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六十日内通过报纸公告,确保所有债权人知晓破产事宜。
4.债权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并说明债权的具体事项及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清算组将对债权进行登记,并在清算结束后,用清算所得的财产按比例偿还债权人的债务。
三、
强制执行无果拒不执行怎么办
文庄律师网提醒,当法院判决强制执行后,若被执行人仍拒不执行,法院可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维护法律权威和申请人权益。
1.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被执行人予以拘留、罚款的处罚,以示惩戒。
2.若被执行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且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可对其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甚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罪的,还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法律判决得到有效执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