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入职不签合同的,劳动者的工作内容、报酬等或不明确,劳动争议时易陷不利。非正式沟通虽可辅助,但非法律保障。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一、
入职不签合同会怎样
入职不签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而言,首先意味着其合法权益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
1.若公司未能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能会面临无法明确工作内容、报酬、福利及双方权利义务等风险,进而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处于不利地位。
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这不仅是对用人单位未履行法定义务的惩罚,也是对劳动者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可能遭受经济损失的一种补偿。
二、
入职不签合同公司需支付哪些赔偿
文庄律师网提醒,当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需要承担以下赔偿责任:
1.双倍工资赔偿: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潜在风险: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将被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三、
入职多久不签合同算违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因此,从劳动者入职之日起,用人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如果超过一个月仍未签订,则构成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一个月”期限是法律规定的最低要求,实际上用人单位应当尽早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和经济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