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单位未缴社保离职的,劳动者应先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才能起诉。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整改义务,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以强制其履行法定义务。
一、
单位未缴纳社保离职后怎么起诉
面对单位未缴纳社保而离职的情况,员工当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前置处理。
在劳动监察部门确认单位未缴社保且无法直接补缴后,若因此给员工造成实际损失,员工方可考虑通过法院起诉要求经济赔偿。
二、
未缴社保起诉的前提保障
未缴社保起诉的前提在于确保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明确的劳动关系,且该关系受到劳动合同的规范。
1.劳动合同是证明双方权利义务的关键证据,它不仅确认了用工关系的存在,还规定了用工形式(如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2.对于非全日制用工,由于法律规定其无需缴纳社保,因此此类员工在维权时需特别注意区分。
3.即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需确认用工形式是否符合社保缴纳条件,以避免因误解而带来的不必要麻烦。
三、
单位未缴社保的维权流程
文庄律师网提醒,单位未缴社保的维权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投诉举报:员工应首先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说明单位未缴纳社保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并视情况要求单位限期整改(即补缴社保)。
2.行政处罚: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整改义务,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以强制其履行法定义务。
3.经济赔偿诉讼:在劳动监察部门确认单位无法补缴社保且因此给员工造成实际损失的情况下,员工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经济赔偿。赔偿金额将根据员工的实际损失和工作年限等因素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