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员工在职期间流产一般没有补偿。员工在职期间流产享有15天产假,但法规未直接规定流产期间的经济补偿。若用人单位在此时违法解雇女职工,则需依据《劳动合同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
员工在职期间流产有补偿吗
员工在职期间流产没有补偿。
1.员工在职期间流产,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怀孕3个月流产的,享有15天的产假。
2.虽然此规定直接关联于产假,但并未直接提及流产期间的经济补偿。然而,若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流产期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则有权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要求赔偿。
因此,员工在职期间流产本身并不直接触发经济补偿,但违法解雇行为则会导致赔偿责任的产生。
二、
流产期间被辞退如何赔偿?
若女员工在流产期间被违法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女职工有权选择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1.若选择后者,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即按女职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若工作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也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这一规定确保了女职工在特殊时期(如流产产假期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
流产期间员工权益如何保障?
文庄律师网提醒,流产期间员工的权益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产假权利的保障,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享有相应的产假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在此期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2.经济补偿与赔偿权利的保障,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有权依据《劳动合同法》要求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女职工还可通过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等方式,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