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明显不合理低价界定需考虑成本、市场供求、竞争环境等多因素。若价格显著低于同类商品正常交易价且原因不合理,可初步判断为明显不合理低价。

一、

明显不合理低价如何界定

  1.明显不合理低价,通常指的是在商品或服务交易中,价格明显低于该商品或服务的正常市场价格,且此低价并非基于合理商业目的或市场条件。

  2.在界定明显不合理低价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商品的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竞争环境、行业惯例以及交易双方的交易条件等。

  3.若某商品价格显著低于同类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期的正常交易价格,且无法合理解释此种低价的原因,则可初步判断为明显不合理低价。

二、

不合理低价与正当低价区别

  文庄律师网提醒,不合理低价与正当低价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1.正当低价是经营者基于提高技术、减少消耗、降低成本等正当手段,在市场竞争中采取的合法价格策略,旨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或回馈消费者,其价格虽低但仍能覆盖成本,并保持持续经营能力。

  2.而不合理低价则是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故意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达到独占市场的目的。

  这种低价行为不仅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受到法律的禁止。

明显不合理低价如何界定  第1张

三、

不合理低价销售的法律后果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合理低价销售行为被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而言,法律后果可能包括:

  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2.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还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合理低价销售行为还可能对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经营者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