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有区别,就业协议书主体涉及三方,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劳动合同主体仅两方,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形成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一、
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有区别吗
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确实有区别,具体如下:
1.从主体上来看。
(1)就业协议书的主体涉及三方,即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高等院校。这种协议是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后达成的。
(2)劳动合同的主体则只有两方,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之间形成的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2.从法律性质上区分。
(1)就业协议书更多地是在学生就业阶段起到一种约定和保障作用,而劳动合同则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属于劳动法的范畴。
(2)劳动合同的建立还需遵循《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等。
二、
劳动合同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劳动合同的成立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1.年龄条件是基础,劳动者必须达到合法的劳动年龄,即年满十八周岁,或者年满十六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且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2.劳动能力也是关键要素。
(1)劳动者应具备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这包括智力和体力两方面。
(2)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根据合同内容,选择与有相应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订立,以确保合同的正确履行。
3.劳动合同的内容也是成立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等个人身份信息;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等必备条款。
三、
如何区分劳务与劳动合同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法律性质上看。
(1)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劳动法的范畴;
(2)劳务合同则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
2.合同主体的要求也不同。
(1)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2)劳务合同的主体则没有这样的特殊要求,既可以是公民与公民之间,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之间,或者是法人与法人之间。
3.合同主体的地位也存在差异。
(1)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双方关系具有从属性;
(2)劳务合同的主体之间则是相互独立的平等主体,不存在从属关系。
4.合同的内容也不同。
(1)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
(2)劳务合同则无需规定这方面的内容。
5.确定报酬的原则也不同。
(1)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劳动报酬,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2)劳务合同中的劳务价格则是按等价有偿的原则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