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民事二审开庭后进行调解的时间不定,取决于案情与当事人意愿。法院会适时提出调解,双方同意则组织调解,具体时间需案件进展与法院安排确定。
一、
民事二审开庭后多久进行调解
在民事二审程序中,开庭后进行调解的期限是没有固定的,具体规定如下:
1.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启动时间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意愿。
2.法院在二审开庭后,会根据案件的具体进展、当事人的态度以及法官的判断,适时地提出调解建议或引导当事人自行进行调解。
3.如果当事人同意调解,法院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努力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因此,民事二审开庭后多久进行调解,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安排来确定。
二、
民事二审开庭到审结时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1.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这是二审案件审结的一般时限要求。
2.这个时限并非绝对,因为在特殊情况下,如案件复杂、涉及面广、需要调查取证等,二审法院可以依法申请延长审结期限,延长审结期限需要由本院院长批准,并报请上级法院备案。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民事二审案件的审结时间可能会因案件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三、
民事二审是否全面审查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民事二审并不是全面审查的,而是对上诉部分的审理。
1.二审法院应当围绕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如果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部分,二审法院原则上不予审理。
2.如果一审判决存在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形,二审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处理。
3.二审案件的审理范围还包括与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
因此,在民事二审中,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上诉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审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