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新刑法保险诈骗罪的判刑是对行为人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构成此罪法定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保险诈骗罪法律上认定是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是故意等要件。
一、
新刑法保险诈骗罪怎么判法律上如何认定
1.自然人犯了保险诈骗罪既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上认定: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投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2.主观要件:犯罪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要有诈骗保险金的意图。过失不构成本罪。
3.客体要件:对于保险诈骗罪,它侵犯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
4.客观方面:保险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
文庄律师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二、
保险诈骗罪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1.物证:通常是与案件相关的物品或痕迹,例如被损坏的车辆、残骸等。
2.书证:包括保险合同、相关文件、单据等书面材料,以及相关的邮件、短信、微信等电子证据。
3.证人证言:包括被保险人、受益人、目击证人等的陈述,证明案件事实的情况。
4.被害人陈述:被保险人对于保险事故的描述和陈述,以及对于嫌疑人诈骗行为的认知和报案情况。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包括嫌疑人的陈述、辩解等,涉及诈骗行为的具体细节、时间地点等。
6.鉴定意见:涉及对保险事故的鉴定、损失评估等方面的专业意见,以及对嫌疑人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评估的专家意见。
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这些是调查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检查等的记录和报告,对于案件事实的证明有重要作用。
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包括录音、录像、监控视频等,以及电子数据如聊天记录、邮件等,可以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三、
保险诈骗罪能判缓刑吗
保险诈骗罪的被告人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判处缓刑的。
1.我国刑法规定,缓刑的适用对象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需满足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四项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