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法院判决生效证明在作出判决的法院开具,具体在审判庭办理。开具时间依据判决性质(一审或二审)及具体情况而定。民事判决书生效证明是证明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

一、

法院判决生效证明在哪里开

  法院判决生效证明通常是在作出该判决的法院开具,具体开具地点为作出判决书的审判庭。当事人需要根据判决的性质(一审或二审)及具体情况来确定何时可以开具生效证明。

  1.对于二审判决,由于作出即生效,当事人在宣判时即可向审判庭索要生效证明。

  2.对于一审判决,则需根据被告是否到庭应诉等情形,在相应的期限后才能索要生效证明。

  例如,被告到庭应诉的,需在宣判之日起十五日后向审判庭索要;被告未到庭应诉的,则需等待公告期满后再过十五日方可索要。

  因此,当事人在开具生效证明前,应明确自己的判决类型及具体情况,以便准确地向法院提出申请。

二、

判决生效证明开具的具体情形

  判决生效证明的开具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二审判决:二审判决作出即生效,当事人在宣判时可直接索要生效证明。

  2.一审判决(被告到庭应诉):在宣判之日起十五日后,当事人可向作出判决书的审判庭索要生效证明书。

  3.一审判决(被告未到庭应诉):需等待公告期满(60日,从公告发出之日起计算)后,再过十五日,即从公告发出后过75天,当事人可索要生效证明。

  4.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从送达次日起过十日,当事人可索要对民事部分的生效证明,刑事部分则不需要生效证明。

  5.涉外案件:因上诉期为30日,故应当在向涉外方送达后30日,当事人方可索要生效证明。

  以上情形涵盖了判决生效证明开具的主要情形,当事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向法院提出申请。

法院判决生效证明在哪里开  第1张

三、

民事判决书生效证明的重要性

  文庄律师网提醒,民事判决书生效证明是证明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在民事诉讼中,一旦判决生效,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

  判决生效证明则是证明判决已经生效、具有法律效力的直接证据,民事判决书生效证明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作为执行依据:在执行程序中,当事人需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必须提供生效的判决书及生效证明。法院在收到这些材料后,才会启动执行程序,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强制措施。

  2.作为办理相关事务的凭证:当事人在办理与判决相关的其他事务时,如过户、注销等,也需要提供生效的判决书及生效证明。这些证明文件是相关部门办理事务的必要依据。

  3.维护司法权威:判决生效证明的开具和使用,有助于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它证明了法院作出的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民事判决书生效证明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当事人应妥善保管好这份证明文件,并在需要时及时向法院申请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