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替别人担保当事人出事了,一般保证者待借款人财产执行完再担责,连带责任者则需直接担责。明确担保性质,采取相应法律措施。担保人要想避免承担还款责任,关键在于审查自身是否存在免责情形。
一、
替别人担保当事人出事了怎么办
替别人担保当事人出事了,担保人应首先明确自己的担保性质,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担保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两种。
1.若是一般保证,担保人在债务人财产被执行完毕且仍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才需承担剩余部分的还款责任。
2.对于连带责任保证,一旦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债权人即可直接要求担保人承担全部或部分债务。
二、
担保人如何免责
担保人要想避免承担还款责任,关键在于审查自身是否存在免责情形,担保合同无效是担保人免责的常见情形之一。
1.若借款合同有效但担保合同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双方意思表示不真实等原因而被认定为无效,且担保人无过错时,担保人可以部分或全部免责。
2.如果担保人能证明自己在签订担保合同时受到了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的影响,也可以主张免责。
因此,担保人应密切关注借款人的动态,及时收集证据,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
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主合同(即借款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
2.担保合同本身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情形;
3.担保合同因双方意思表示不真实或存在重大误解等原因而被撤销;
4.担保合同因担保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而无效;
5.担保合同因违反公序良俗原则而被认定为无效。
在这些情形下,担保合同将被视为自始无效,担保人可能因此获得部分或全部免责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也可能需要承担因自身过错而导致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