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公诉案件开庭后一般会在二个月内宣判结案,最迟不可以超过三个月时间。公诉案件开庭后犯罪嫌疑人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申请回避的权利、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等。
一、
公诉案件开庭后一般多久宣判结案
公诉案件一审开庭后应当在二个月内宣判。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二、
公诉案件开庭后犯罪嫌疑人还有什么权利
1.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2.委托辩护人的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自行或在辩护人协助下获得辩护。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3.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犯罪嫌疑人认为审理案件的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有权申请他们回避。
4.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5.在法庭审理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法庭延期审理,请求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经法庭允许可以进行辩护。
6.在法庭辩论阶段,被告人有权发表辩护意见并进行最后陈述。
7.在合议庭评议和宣判时,被告人有权获知结果并发表意见。
8.在法庭宣判后,被告人有权对判决结果提出上诉或申诉。
三、
公诉案件开庭流程
文庄律师网提醒您,公诉案件开庭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开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情况,宣布案由、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法庭调查: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审判人员询问被告人是否认可起诉书的内容,被告人及律师逐一确认。审判人员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向法庭提供证据,被告人及辩护人对证据进行质证,提出意见。
3.法庭辩论:公诉人、被告人及辩护人进行法庭辩论,发表各自的意见。
4.被告人最后陈述:被告人最后陈述是指被告人在法庭审理结束之际,就自己被指控的罪行进行最后辩护和最后陈述的活动。这是法律赋予被告人的一项重要权利。从程序上讲还是法庭审理的一个独立的诉讼环节。被告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案件的判决关系到被告人的切身利益。在作出判决前,再给其一次陈述的机会,听取他对案件的意见,既可以让被告人独立完整的叙明自己的意见,强化合议庭对辩护的印象,也可以弥补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中辩护的不足之处。这对于法庭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评议和审判: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应当宣布休庭,由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评议的任务是根据已经提出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和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包括对附带民事诉讼和赃款、赃物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