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货不对板是属于欺骗消费者的,消费者遇此情况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商家拒赔时,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获三倍赔偿或至少五百元。

一、

货不对板属于欺骗消费者吗

  货不对板确实属于欺骗消费者,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商家所描述或展示的不一致时,消费者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1.诈骗罪的定义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因此,单纯的货不对板并不构成诈骗,但商家仍然需要为其行为负责,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2.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消费者遇到了货不对板的情况,可以先与商家进行协商,要求退换货或赔偿。如果商家拒绝承担责任,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这一规定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

消费欺诈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消费欺诈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或者采取虚假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

  2.以虚假的价格表示销售商品,如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等;

  3.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

  4.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5.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

  6.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

  7.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

  8.骗取消费者预付款;

  9.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

  10.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

  以上情形均被视为消费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向相关部门投诉并要求赔偿。

货不对板属于欺骗消费者吗  第1张

三、

如何投诉欺诈消费者行为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当消费者遇到欺诈行为时,投诉的方式如下:

  1.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申诉,申诉书应当详细阐述欺诈行为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收到申诉书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申诉不符合规定,应当书面通知申诉人。

  3.如果申诉符合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予以处理,并要求被申诉人在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4.在投诉过程中,消费者应当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购买商品的凭证、欺诈行为的证据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权益。

  5.消费者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寻求帮助和支持。这些组织通常会为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应当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采取过激行为。通过合法途径投诉和维权是消费者保护自己权益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