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约定高额违约金的条款是有效的,即使违约金过高,也仅影响数额调整,不影响条款效力。《民法典》允许自由约定违约金,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一、

约定高额违约金的条款有效吗

  约定高额违约金的条款确实有效,即使违约金数额被认定为过高,这并不影响违约金条款本身的效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合同双方有权自由约定违约金数额,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为有效。

  3.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造成的损失,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违约金条款无效,而是对违约金数额进行调整。

二、

违约金过高能否申请减少

  当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超出了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时,违约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减少违约金数额。

  1.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审查违约金是否过高时,会综合考虑违约行为的性质、违约方的过错程度、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等因素。

  2.如果违约金数额确实过高,与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相比显失公平,那么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会依法支持违约方减少违约金的请求。

  文庄律师网提醒,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违约金条款成为一方滥用权利的工具。

约定高额违约金的条款有效吗  第1张

三、

违约金支付条件及法律规定

  违约金的支付条件主要是一方当事人或者双方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

  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违约是指不履行、不适当履行或者迟延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形。

  2.只要查明当事人确实存在违约行为,并且排除了不可抗力的外在原因,即可认定违约成立,违约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在支付违约金时,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额或者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确定的数额进行支付。

  4.如果违约方对违约行为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那么根据过错责任原则,违约方可能不承担违约责任。

  5.但在实践中,违约方是否存在过错往往难以准确量化,因此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判断违约行为时,通常会以违约事实为依据,而不是过分强调过错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