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判决书生效后不能再上诉,遵循“一事不再理”原则。但发现新证据或原判有重大错误,可申诉或申请检察院抗诉。这不是上诉,而是其他法律救济方式。
一、
法院判决书生效后还能上诉吗
一般情况下,判决书生效后,是不能再上诉的。
1.这主要基于“一事不再理”的诉讼原则,旨在避免对同一案件进行重复审理,浪费司法资源。
2.若存在特殊情况,如当事人发现新证据或认为原判决存在重大错误,可以通过申诉或申请检察院抗诉的方式寻求救济。这并非上诉程序,而是另一种法律救济途径。
因此,当判决书生效后,原则上不能再上诉,但可依据法律规定探索其他合法途径。
二、
判决书生效后执行方法
文庄律师网提醒,判决书生效后,关于执行方法,需明确判决书的生效日期。
1.对于一审判决,需等待上诉期届满(通常为十五日)且对方未提起上诉时方为最终生效。而二审判决则自作出之日起即生效。
2.执行阶段,通常判决书会明确规定义务人应在判决生效后一定期限内(如十日内)履行完毕。
(1)若义务人主动履行,自然皆大欢喜。
(2)若拒不履行,权利人可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执行程序旨在运用国家强制力确保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终阶段。
三、
申请强制执行需满足哪些条件?
申请强制执行必须符合一系列法定条件:
1.必须持有生效的判决文书作为执行依据。这意味着,无论是一审判决还是二审判决,都必须已经发生法律效力,才能成为强制执行的基石。
2.该判决文书必须包含可执行的内容,即义务人的行为或财产状况可以通过法院的执行措施得以改变或实现。
3.义务人必须拒绝履行判决所规定的义务,这是启动强制执行程序的直接原因。
4.申请人必须在法定期间内提出执行申请,否则将丧失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5.申请还需符合人民法院关于诉讼执行管辖的相关规定,确保执行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