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工地上被辞退要给工资。依据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须一次性付清工资。无论辞退原因如何,员工均有权获得应得报酬,可依法维权。
一、
工地上被辞退要给工资吗
工地上被辞退的员工,确实应当获得工资。
1.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当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有义务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2.这意味着,无论是因为何种原因被辞退,员工都有权获得其应得的劳动报酬。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员工可依法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二、
工地辞退员工工资支付规定
文庄律师网提醒,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工地辞退员工时的工资支付需遵循以下规定:
1.货币支付原则: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这确保了员工能够直接以货币形式获取其劳动所得。
2.直接支付原则:第六条指出,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若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3.记录保存与工资清单: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
三、
工地辞退后工资不发的处理
若工地在辞退员工后未按时支付工资,员工可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1.协商与调解:员工可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村委会、居委会或所在单位求助,相关机构将进行劝阻、调解或向公安机关请求给予行政处罚。
2.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时,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仲裁是解决此类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
3.提起诉讼: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员工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进一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