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终审判决生效,民事申诉期6个月内,刑事申诉无严格时效。当事人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类型和法律规定来确定申诉期限。如果错过了申诉期限,那么将很难再有机会对终审判决提出异议。

一、

终审判决生效多久再不能申诉

  终审判决生效后的申诉期限因案件类型而异,具体如下:

  1.在民事案件中,如果当事人对终审判决不服,提出申诉的期限一般为判决生效之日起的六个月内。

  (1) 这是因为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出现重大证据能够推翻二审的民事判决结果时,才可以重新审理,而这个收集证据的时间就是六个月。

  (2) 如果当事人在六个月内没有提出申诉,那么将视为放弃申诉权利,法院将不再受理。同时,如果当事人希望申请再审,也需要在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提出。

  2.在刑事案件中,申诉的期限和程序与民事案件有所不同。

  (1) 如果被告人对终审判决不服,一般不能申诉,但可以申请再审或者通过检察院抗诉。

  (2) 被告人可以在接到判决书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但如果终审判决已经生效,那么申请再审就需要遵循特定的法律程序,且期限一般也会有所限制。

二、

刑事申诉的时效有哪些规定?

  文庄律师网提醒,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并未直接规定刑事申诉的时效制度。

  1.在理论上,申诉通常被视为不受期间限制的,这意味着建国以来判处的刑事案件,申诉人均有权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处理。

  2.无限制的申诉在实践中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申诉无休止地进行、利用新政策推翻老案等,这不仅违背了建立申诉制度的初衷,也给司法机关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3.从完善申诉法制的角度出发,建议对刑事申诉的时效进行规定。具体而言,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设定申诉时效。例如:

  (1)对于无罪判有罪、轻罪判重罪的案件,应以保护被判刑人的合法权益为重,不受申诉期间的限制。

  (2)对于有罪判无罪、重罪判轻罪的案件,则应设定一定的申诉期间限制,以维护刑法的追诉时效制度。

终审判决生效多久再不能申诉  第1张

三、

终审判决后如何申请再审?

  终审判决后,如果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服,希望申请再审,需遵循一定的程序。

  1.当事人应了解并确认自己是否符合申请再审的条件,如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是否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等。

  2.当事人应准备充分的申诉材料,包括申诉状、原判决副本、新证据等,并按照法定程序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交。

  3.在提交申诉材料后,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将对申诉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申诉符合再审条件,将依法裁定再审。如果认为申诉不符合再审条件,将驳回申诉。

  4.再审程序的启动并不意味着原判决一定会被改判或撤销,再审法院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