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夫妻转移存款,被证实后法院或对其少分、不分财产。此外,还可能导致离婚后财产再分割及法律制裁。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
一、
夫妻转移存款会怎么样
夫妻转移存款,一旦证实存在转移存款的行为,法院在判决时可能会对实施此行为的一方采取少分或不分财产的措施。具体来说,夫妻转移存款可能导致以下后果:
1.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会对转移存款的一方予以惩戒,减少其应得的财产份额,甚至可能完全不分给其任何财产;
2.如果转移存款的行为发生在离婚后被发现,另一方仍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3.转移存款的行为还可能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法院有权依法对此类行为进行制裁。
二、
夫妻转移存款的法律规定
文庄律师网提醒,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这意味着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征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1.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然而,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如果第三人不知晓该处分行为,其行为仍然有效。
2.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二人在法律上是共同共有关系。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任何一方都无权单方处理共有财产,包括转移存款。
3.如果一方擅自转移存款,且其他共有人表示不同意的,则赠与行为无效,受赠人应当返还赠与物。
因此,夫妻一方在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财产做处分决定的,应当平等协商,取得对方的同意或默许。
三、
离婚时一方转移存款如何处理
离婚时,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实施上述行为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1.离婚后,如果另一方发现一方在离婚前转移存款的,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2.在提起诉讼时,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对方存在转移存款的行为。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依法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进行制裁,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3.对于转移存款等违法行为,法院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实施违法行为的一方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以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