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行政行为可以认定违法犯罪的情形涉及没有法律依据、违反法定程序及没有事实依据的行政行为。这些行为可能触犯刑法,严重情况下可能上升为犯罪行为。

一、

哪些行政行为可以认定违法犯罪

  以下行政行为可以认定违法犯罪:

  1.没有法律依据: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1)若某项行政行为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即构成违法。

  (2)在极端情况下,若该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且情节恶劣,则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等犯罪行为。

  2.违反法定程序:法定程序是保障行政行为合法、公正、透明的重要基石。

  (1)若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违反了法定程序,如未告知当事人权利、未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等,该行为即可被认定为违法。

  (2)若因程序违法导致严重后果,如造成当事人重大损失或社会影响恶劣,则可能涉及犯罪。

  3.没有事实依据:行政行为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确保决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1)若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未进行充分调查取证,仅凭主观臆断或虚假信息作出决定,该行为即缺乏事实依据,构成违法。

  (2)在极端情况下,若因无事实依据的行政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如冤假错案等,相关人员可能面临玩忽职守等刑事指控。

二、

行政行为违法的具体情形

  行政行为违法的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必须基于充分、确凿的事实和证据。若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即构成违法。

  2.适用依据错误:行政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或规章时,必须准确无误。若因对法律、法规或规章的理解错误而导致行政行为适用法律不当,该行为即为违法。

  3.超越或滥用职权:行政机关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力。若行政机关超越其法定职权范围作出行政行为,或滥用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该行为即为违法。

  4.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即使行政行为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但若其处理结果明显不合理、不公正,如显失公平、滥用自由裁量权等,也可被认定为违法。

哪些行政行为可以认定违法犯罪  第1张

三、

如何依据行政复议法判断违法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判断行政行为是否违法,主要遵循以下步骤:

  1.审查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首先会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包括事实依据、法律依据、程序是否合法等方面。

  2.提出意见并作出决定:

  (1)经过审查后,复议机构会提出意见,并报请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集体讨论通过。

  (2)根据审查结果,复议机关会按照《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相应的行政复议决定。

  3.确认违法并处理:

  (1)若复议机关认为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上述违法情形之一,将决定撤销、变更或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2)对于确认违法的行政行为,复议机关还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避免使用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决定。

  通过以上步骤,行政复议法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