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工资被拖欠有欠条,需要再仲裁裁决后十五日内才能起诉,劳动者应尽快收集证据,包括欠条,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一、
工资被拖欠有欠条多久才能起诉
工资被拖欠有欠条仲裁裁决后15天内才能起诉,具体如下:
1.实际上,只要拖欠事实成立且双方协商无果,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劳动者即可在15提内收集相关证据,包括欠条,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欠条作为直接证明债务关系的有效证据,能够有力地支持劳动者的诉求。
因此,劳动者应及时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被拖欠的工资。
二、
工资拖欠如何申请支付令?
面对工资拖欠问题,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具体流程为:
1.劳动者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欠条等,证明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支付令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2.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若符合发出支付令的条件,则会在法定期限内向用人单位发出支付令,要求其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
3.若用人单位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异议或未履行支付义务,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
拖欠工资有哪些法律规定?
关于拖欠工资的问题,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进行了明确规定。
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时间要求,即工资必须在约定的日期支付,且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2.《劳动法》第五十条则强调了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对于违反这些规定的用人单位,劳动者有权依法维权。
3.《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还列举了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几种情形,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中包括:
(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等情形。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对于这些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并可能加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