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合同是在欺骗诱导下签的,为无效。法律允许受欺诈方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维护自身权益。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在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

一、

合同是在欺骗诱导下签的有效吗

  合同在欺骗诱导下签订,是没有效的。

  1.根据法律规定,若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该合同。

  2.这意味着,虽然合同在形式上可能已成立,但由于存在欺诈因素,其法律效力处于可变更或可撤销的状态。

  因此,面对欺骗诱导下签订的合同,受害人应积极寻求法律途径,通过法院或仲裁机构的介入来维护自身权益。

二、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

  文庄律师网提醒,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在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

  1.两者的主观目的不同。

  (1)合同欺诈的行为人虽采用欺骗手段,但其主要目的是促成交易并通过履行合同来谋取非法利益,主观恶性相对较轻。

  (2)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则无履行合同之意,仅想通过欺骗手段非法占有对方财物,主观恶性较大。

  2.两者的行为表现也不同。合同欺诈中,行为人虽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目的是促成交易本身;而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则直接通过欺骗手段使对方处分财产,从而直接取得财物。

  3.两者的履约能力和态度亦有所不同。合同欺诈的行为人通常具备履约能力且态度积极,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则往往缺乏履约能力且态度消极。

  4.涉案财产的处置态度也是区分两者的关键。合同欺诈中,行为人可能将取得的财物用于合同履行;而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则更倾向于将财物挥霍、消费或用于非法活动。

合同是在欺骗诱导下签的有效吗  第1张

三、

欺诈合同撤销后的财产处理?

  一旦欺诈合同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关于财产的处理应遵循法律规定。

  1.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条款,行为人因该欺诈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若无法返还或无需返还的,则应折价补偿给对方。

  2.若一方存在过错并给对方造成损失,该过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若双方均有过错,则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