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起诉离婚是能要精神损失费的,但需基于重婚、同居、家暴等过错情形。若存在这些情形,可提出赔偿请求。起诉时,若法院支持原告的赔偿请求,则会在判决书中明确赔偿金额及支付方式等事项。
一、
起诉离婚能要精神损失费吗
起诉离婚能要精神损失费,但并非所有离婚案件都能获得此项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精神损失费的请求需基于特定的过错情形,包括:
1.重婚;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3.实施家庭暴力;
4.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
这些情形均指向了严重损害婚姻关系及无过错方精神利益的行为,在起诉离婚时,若存在上述情形之一,受害人可依法提出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请求。
二、
何种情况下可要求精神损失费?
可要求精神损失费的具体情形已在《民法典》中明确列出,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重婚,即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结婚;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虽未构成法律上的重婚,但形成了长期的、稳定的非法同居关系;
3.实施家庭暴力,对配偶进行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严重损害了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生存权益。
在这些情况下,无过错方作为受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过错方承担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责任。
三、
起诉离婚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流程
起诉离婚并要求精神损失费的赔偿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受害人作为原告需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在诉状中明确提出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请求;
2.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进行调解程序,尝试通过调解解决双方争议;若调解不成,则进入庭审阶段,由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3.在判决过程中,法院会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案件事实,对是否存在过错情形、过错程度以及精神损害后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最终确定是否支持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请求及具体赔偿数额。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若法院支持原告的赔偿请求,则会在判决书中明确赔偿金额及支付方式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