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工伤赔偿以劳动能力鉴定为标准,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等级(十级伤残)和生活自理障碍等级(三级)。赔偿依据这些等级进行划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在因工作原因受伤时,仍然可以要求工伤赔偿,关键在于双方是否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

一、

工伤赔偿以劳动能力鉴定为标准吗

  工伤赔偿确实是以劳动能力鉴定为标准的,劳动能力鉴定,具体而言,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1.劳动功能障碍被细致地划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从一级(最重)到十级(最轻),生活自理障碍也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2.工伤赔偿标准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和住宿费用、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支付标准严格依据伤残等级来确定,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为25个月,以此类推,直至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4.《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也明确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进行治疗时,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相关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这些规定都强调了劳动能力鉴定在工伤赔偿中的重要地位。

二、

无劳动合同工伤能否获赔偿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在因工作原因受伤时,仍然可以要求工伤赔偿,关键在于双方是否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

  1.如果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且职工因工作原因受伤,那么这些伤害仍被认定为工伤,职工有权要求工伤待遇。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详细列出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3)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等。

  这些规定并没有要求职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才能享受工伤待遇,而是强调了工伤的认定应基于事实和劳动关系。

  3.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职工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且受伤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工伤赔偿以劳动能力鉴定为标准吗  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