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劳动法规定,加班一个小时的薪资可能是几十元,非固定,具体数额依情况而定,即平时晚上加班费为工资的150%,双休日为200%,法定节假日为300%。关键在于工资基数。
一、
劳动法规定加班一个小时是多少钱
劳动法规定,加班一个小时的薪资有可能为几十元,并非固定数额,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
2.双休日则为200%;
3.国家法定休假日更是高达300%。
这一规定明确了在不同时间段加班的加班费比例,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在于工资基数。
二、
加班费的具体计算方式
加班费的计算方式相对复杂,但主要依据的是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和加班时间。
1.职工加班费的基数可以由企业和职工协商来确定;若协商不成,企业应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
2.在计算日工资时,通常是以基数除以每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21.75天(有些企业为方便,可能按每月21天计算)。
3.根据加班的具体时间段(平时晚上、双休日或国家法定休假日),按照相应的比例(150%、200%或300%)来计算加班费。
4.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等也可能对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有所约定,但均需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
三、
企业不支付加班费怎么办
文庄律师网提醒你,若企业不支付加班费,劳动者有多种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举报,要求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依法进行裁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若未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还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责令限期支付、加付赔偿金等处罚。
因此,劳动者在遇到企业不支付加班费的情况时,应积极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建议劳动者在入职时与企业明确加班费的计算方式和支付标准,以避免后续纠纷的发生。